ATI显卡
2023-06-01 18:50:40 阿炯

ATI Technologies Inc.(冶天科技),于1985年创立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万锦,是一家专门设计与销售适用于个人电脑、机顶盒、数字电视、电子游戏机及手提式设备等的显示芯片、芯片组的无厂半导体公司。2006年7月24日被美国的超微半导体全资收购。ATI被收购前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地曾拥有超过3,700名员工,2006年时营业额仍有22亿美元之巨,后来AMD方面集成后,最终成为其显卡部门,并保留Radeon品牌进营销售。


ATI公司由四位加拿大华人移民在1985年8月20日创办,他们分别是来自香港的刘理凯(Lee Ka Lau)、刘百行(P. H. Lau)、何国源(Kwok Yuen Ho)、班尼·刘(Benny Lau)。

公司原名是Array Technology Inc.,5个月后更名为Array Technologies Inc.,1985年12月18日正式更名为现名ATI Technologies Inc。1993年11月成功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ATI原先是一间原始设备制造商,为大型个人电脑制造商制造显示芯片,例如IBM。从1987年7月开始,ATI自立成为显卡零售商,销售ATI EGA Wonder和VGA Wonder显卡。

在1997年,ATI成功收购当时他的最大竞争对手Tseng Labs,为公司加入40位新的工程师。2000年,ATI收购ArtX,一间制造Flipper显示芯片的公司,而Flipper芯片是任天堂GameCube的核心。往后,ATI为任天堂设计显示芯片,用于其Wii主机。较早前,ATI已经为微软的Xbox 360设计显示芯片。

在2005年,ATI收购Terayon's Cable Modem 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巩固其在数字电视市场地位。

在2006年7月24日,ATI被AMD以54亿美元收购,于10月25日收购完成,最终收购价格为43亿美元现金,另加5800万AMD普通股购买ATI所有普通股,摩根斯坦利还另外贷款25亿美元予AMD。收购后,AMD一直保留ATI品牌,作为旗下绘图卡业务的子品牌。直到2010年8月,在发布Radeon HD 6000系列显卡的同时,AMD宣布放弃ATI品牌。不过在2015年,AMD又将其绘图技术事业部门单独命名为Radeon事业部——Radeon是ATI也是其被收购后一直沿用的绘图芯片品牌。

ATI除了为个人电脑制造高端GPU(ATI称之为VPU),亦制造手提电脑(称为Mobility Radeon)、PDA和手提电话(Imageon)版本GPU,集成型主板芯片(Radeon IGP)。拜各式各样产品之托,ATI成为OEM和多媒体市场的王者。

ATI的主要竞争对手是NVIDIA。从2004年开始,ATI的旗舰级Radeon产品线,能与NVIDIA的GeForce产品线直接竞争。2004年第三季,ATI显卡的市场占有率为59%,NVIDIA只是37%。至此两公司已占用最大市场占有率。

从2005年开始,ATI与华硕等厂商合作,推出集成显示核心的芯片组。英特尔亦采用ATI的芯片组出售主板。

ATI于1996年引入All-in-Wonder概念。All-in-Wonder显卡的特色就是集成了电视卡,而卡的用料也比较高,目的是提高视频输出质量。显示核心方面,它采用主流Radeon的显示核心,与主流显卡一样拥有高速的立体渲染性能。2006年,欧洲联盟的危害性物质限制指令正式生效,这迫使ATI停止开发新的AIW显卡。AIW系列最强显卡就是AIW X1900。随后,ATI更专注开发Theater系列电视卡。到了2008年7月未重新推出AIW系列产品,显示核心采用了Radeon HD 3650,分为HD和HD Premium版本,后者附设了一张影像输入输出子卡。显卡亦集成了TV Theater 650 PRO芯片,ClearQAM硬件MPEG-2解码器。

其实ATI的竞争对手NVIDIA也推出过同类产品,名为Personal Cinema系列。

核心性产品

Flipper - 这是一个用于Nintendo Gamecube的3D加速器,由ArtX开发。其功能类似Direct3D 7加速器。它有四条表现流水线,硬体支持T&L,有限度支持pixel shader。很创新的,此芯片集成了3 MB的1T-SRAM,作为极速低延迟(6.2 ns)记忆体。此记忆体用来存取纹理和Z-buffer数据。记忆体频寛是10.4 GB/秒(当时的极速)。由Nintendo 64 Reality Coprocessor团队设计,前SGI成员。

Xenos - 由ATI制造的微软Xbox 360主机绘图核心,并命名为代号"R500"或是"C1",它还包含了其中名为embeddedDRAM(eDRAM)的特点。Xenos还有统一的遮罩架构可以动态读取并平衡bank内相同性能单元间的像素与顶点处理。这大大地不同于以往台式机使用的显示芯片,根据不同任务需求使用不同的bank。此芯片集成了记忆体,用于加快anti-aliasing的运算。Pixel和Vertex处理不再分开,同一处理单元可处理Pixel或Vertex数据。

Hollywood - Nintendo的第七世代游戏核心,同样是ATI设计,用于Wii。

见NVIDIA推出nForce系列,ATI亦推出产品对抗。但南桥设计欠妥,经常靠外援。最初使用VIA,其后使用ULi(前称ALi)。令ATI芯片组普及的原因,是客户有所需求。ATI在图形设计有坚固基础,所以能轻易踏入集成型芯片组市场。第一代的ATI芯片组内置了Radeon 7000显示核心,有支持AMD和Intel处理器版本之分,不过并没有正式推出市场。其后推出内置Radeon 9100显示核心的芯片组,并可支持双通道存储器,但对存储器兼容不足。与此同时,ATI推出没有内置显示核心的芯片组。之后再推出新芯片组,内置X300显示核心。2005年,Intel宣布放弃低端市场,并使用ATI的集成型芯片组推出主机版。在其他主机版制造商陆续使用ATI产品下,令ATI芯片组的市场占有率高过SiS。此时,NVIDIA为防止ATI威胁其芯片组地位,收购ULi间接断绝其南桥供应。


命名规律
和nVIDIA一样,ATi显卡的命名也按照了一定的规律进行,对相同核心的不同型号显卡,以不同的命名规则区分开,以方便消费群体识别好显卡之间的级别,下面我们就说说ATi常见的命名规律。

XTX > XT > XL/GTO > Pro/GT > SE
XTX:ATI系列中最高端显卡型号的后缀,如:1800XTX,1900XTX。这个后缀编号都是当时最高端的ATi显卡所配有的。

XT:这个编号比较有意思,ATi和nVIDIA都采用这个编号,但两者表达的意义却不同,用户需要区分开。

在ATi方面,XT是代表了顶级显卡的型号,一般就运行频率稍低于XTX,XT与XTX的关系就像nVIDIA中GTX和Ultra的一样。我们知道的高端显卡就有Radeon X1950XT、Radeon HD 2900XT,它们都采用了XT这个后缀。

而在nVIDIA方面,XT却是代表了简化版,比标准版更低,如GeForce 5600XT,消费者需要区分开来。但在以后的代数中,nVIDIA也很少用到XT这个后缀命名。

XL:用于ATi高端显卡系列的后缀,级别比顶级级别的XT低,主要表现在频率和管线上有所缩水。

GTO:是ATi较为特殊的命名后缀,也是用于中高端显卡系列,其意义就有点类似于nVIDIA的“GS”一样,比XL级别稍低。

Pro/GT:Pro和GT的级别都要低于XT,一般来说,采用同一核心代号的ATi显卡,Pro的级别要稍高于GT,如X1950Pro和 X1950GT,主要表现在运行频率上,Pro要高于GT。但我们需要区分清楚,当采用不同核心代号的ATi显卡时,GT的级别是可以高于Pro的,如 X1650GT和X1650Pro,单从命名上看貌似X1650Pro要高级于X1650GT,但实际却是相反的,X1650Pro采用了RV530的显示核心,要低级于1650GT采用的RV560,因此X1650Pro的级别要低于X1650GT。

SE:全名为“Special Edition”(特殊版),主要用于ATi中低端显卡系列的后缀。采用这个后缀的显卡在管线上会有所缩减。

以上是过去ATi显卡型号中常见的后缀命名规则,在Radeon HD 3000系列之前,我们都可以通过上面的方法基本判断出采用了同一显示核心ATi显卡的级别,但到了Radeon HD 3000系列,这种容易被混乱的命名后缀方法被除去了,改而更加直观的命名方法,下面我们来介绍ATi这种新的命名法则。

ATi自Radeon HD 3000系列开始采用了新的命名方法,拿Radeon HD 3870为例,其中“3”代表了显卡代数、“8”代表了系列,而“70”则代表了显卡的系列内型号,数字越大代表的级别就越高。这种命名方式比起过去的更为直观更容易区分开,无疑更有利于消费者判断。

ATI Radeon系列和X系列无疑已经被本友们广为所知。前者ATI Radeon(俗称“镭”)诞生于2000年4月,是ATI AGP接口时代的开山之作。应该说,也就是从“Radeon”系列开始,ATI的笔记本芯片正式走上与品牌机平行前进的路线。Mobility Radeon 7500无疑是整个Mobility Radeon系列中最长寿的一员,它是ATI推出的首款采用0.15μm制造工艺的移动显示芯片。

直到现在,我们都还能在一些经典机型中看到它的影子,比如IBM T42。其后的Mobility Radeon 9000是基于桌面Radeon 9000芯片的移动版,在性能上,对比前者要胜出一倍。Mobility Radeon 9200是Mobility Radeon 9000的升级版,即便开创了Mobility Radeon 系列的几个第一,但不支持DX9的弊病,还是没能令它挽留住市场的热情。Mobility Radeon 9600的特色在于除了同时能支持传统及宽幅LCD显示器之外,还能够输出供HDTV(高清晰度电视机)使用的视频信号以及完整的MPEG编码、解码功能、TV-In/Out以及视频捕捉功能。

到目前为止,市面上仍有部分支持电视接收功能的机型在使用这款显卡。Radeon系列晚期作品——Mobility Radeon 9700和Mobility Radeon 9800基本上都诞生在04年前后,应该说是距离现在最近的镭系列产品,但当初由于售价太过昂贵,所以当时市面上一直没有见到相关产品,即便在现在,相关机型也还是很少见到。

X系列是ATI从AGP向PCI-E转变的“新时代”标志,ATI于2004年6月发布了第一款采用PCI-E接口的显卡——Mobility Radeon X600,随后的Mobility Radeon X300、Mobility Radeon X800和Mobility Radeon X700则是ATI移动显示领域的第三个时期已经来临的重要标志。

此后,该系列又以 “2300”作为承上启下,开始以“HD”字头打响“高端影音娱乐”的名号!目前,最新的3000系列ATI Mobility Radeon HD 3450/3650的DirectX版本已经升级到了DirectX10.1,比劲敌NVIDIA的同档次产品版本还要高,优势横扫业界,一时间难觅对手。

ATI Mobility FireGL系列是ATI的移动版工作站级显卡产品,主要针对特殊客户群体,比如图形工作者等。目前该系列已经发布有6个型号,以ATI Mobility FireGL V5200版本最高,市面上相关机型报价还可以接收。

整体来讲,目前ATI三个系列的移动显卡产品中以“ATI Mobility Radeon HD”为绝对主流,产品面向高端影音娱乐机型,不过,时下轻薄机型则较少使用。经常关注显卡行情的本友,可以参考下我们总结的ATI移动显卡相关数据。

AMD开源Linux图形驱动程序倡导者退休

在 ATI/AMD 工作了四分之一个多世纪,John Bridgman 于2024年4月正式宣布退休。他是一位知名的工程师,在开源社区中以其在 Linux 内核和 Mesa 3D 图形库方面的工作而闻名。特别以在开源图形驱动方面的贡献而著称,尤其是在 AMD Radeon 显卡的驱动程序方面。

Bridgman 在 AMD 工作期间,致力于推动开源 GPU 驱动的开发,包括对 AMD HSA(异构系统架构)在 Linux 平台上的支持。他的工作对提升 Linux 系统上的图形性能和开源软件的可用性产生了重要影响。在 2007 年 AMD Radeon 开源图形驱动程序项目启动时,John Bridgman 就担任了该项目的初始负责人。此后,从 fglrx 时代,到 R500 时代 AMD 官方开源驱动程序项目之前的 xf86-video-avivo 项目,再到与 SUSE 联合开发的短暂 xf86-video-radeonhd 项目,以及之后的更多项目...... 在过去的十五年中,AMD 图形驱动程序的开源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并且至今仍在继续。随着最近几年 Linux 重要性的逐渐凸显,上游内核和 Mesa 中的对开源图形驱动也更上一层楼。

2011~2012 年,Bridgman 从正式的开源 GPU 驱动管理职位转任 AMD HSA Linux 支持工作,并一干就是数年。自 2015 年以来,他一直担任 AMD Linux NPI 软件架构师,负责下一代 GPU 支持和相关活动。时至今日,在 ATI/AMD 工作了 26 年之后,他于今年 3 月底正式退休。恭喜 Bridgman 光荣退休,并感谢他多年来为支持开源 Linux 驱动程序而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