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字体Sarasa Gothic
这是由国人精心打磨多年的开源编程字体:Sarasa-Gothic,中文名称为更纱黑体。基于 Iosevka 和 Source Han Sans 字型设计,适合在包含中日韩等多种亚洲语言之间混排的场景使用,主要用于操作系统页面和编程字体。
其于 2017 年开源,并稳定更新了多年,结合了 Noto Sans、Iosevka 以及思源黑体的优点,在标准缩放比例下的表现尤为出色。同时 Sarasa-Gothic 还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字体变体。称得上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字体,可用于阅读, 编程还是设计。采用SIL Open Font License v1.1协议授权。
A CJK composite font based on Inter, Iosevka and Source Han Sans.
Sarasa-Gothic 有非常多的版本可选,覆盖了文言文,简体中文,日语韩语六种 locale,并提供针对 UI, 编程,终端等宽 Mono 风格等八种不同应用场景优化的版本,累计超过 48 个版本。每个版本同时又提供了不同粗细,字重,斜体在内的数十个小版本。即使是在 2025 年,也很难找到一款如其如此全面的字体了。Sarasa-Mono作为一款高颜值且支持中文的编程字体是完全合格的。支持连字和数学符号展示,支持中英文等宽。
更值得一提的是,Sarasa-Gothic并非单一字体,而是一个“字体家族”。它覆盖了文言文(CL)、简体中文(SC)、繁体中文(TC)、香港繁体(HC)、日语(J)、韩语(K)六种语言场景,同时针对不同使用场景开发了八大类优化版本,包括通用UI显示(Gothic)、界面适配(Ui)、编程专用(Mono)、slab风格编程(MonoSlab)、终端场景(Term)、slab风格终端(TermSlab)、固定宽度(Fixed)、slab风格固定宽度(FixedSlab)。仅这八大类场景与六种语言的组合,就衍生出超过48个基础版本,再加上每个版本包含的不同字重(ExtraLight、Light、Regular、SemiBold、Bold)和样式(常规、斜体),整个字体家族的可用版本超过100个,几乎能满足所有开发者的个性化需求。其提供了多种字形风格、字重的组合,以满足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对于仅需安装作为编程字体的用户,推荐选择 "Mono SC";下载后,在 IDE 设置字体为 等距更纱黑体 SC。
支持连字

字型(Variant)
更纱黑体
西文字符基于 Inter 字型设计。
Gothic: 标准字型,全宽引号。
UI: 专为UI界面设计的字型,半宽引号。
等距更纱黑体
西文字符基于 Iosevka 字型设计。
Mono: 等宽字型,全宽破折号。
Term: 等宽字型,半宽破折号。
Fixed: 等宽字型,半宽破折号,无连字。
Slab: 粗衬线体。在原字形基础上增加了 Slab serif 的特征,使其更具有辨识度。
连字 (Ligature) 遇到特定连续的字符时会进行组合,优化阅读体验。在编程语言中,连字特性也能让数学运算符号更容易的阅读,如输入 != 时,会显示为 ≠
地区语言(Variant)
根据特定语言和地区主要使用的字形来选择字体。
SC:简体中文
TC:台湾繁体中文
HC:香港繁体中文
CL:传统旧字形
J:日文
K:韩文
其他说明
Unhinted:没有进行微调字形的版本,也就是使用 Iosevka 和 Source Han Sans 原版的字形。文件大小比其他版本更小,但可能在某些字的结构上,显示没那么清晰,特别是小字号效果更为不佳。仅需要在极端的环境中,需要更小的字体文件,且不在意字体的显示清晰效果时选择。一般用户建议不选。
TTF:如果不知道怎么选,选 TTF 肯定没错。但 TTF 通常体积较大。旧系统用户可选。
TTC:相当于一个字体压缩包,在里面塞了很多个 TTF 的字体文件,可以包含多个 TrueType 字体的文件格式。好处就是,让文件更小。
SuperTTC:是 TTC 的升级版,有更高效的打包方式,可以往里面塞更多的可变字体。进一步节省空间。

字体包名中的附加术语:
unhinted-无微调字体
ttf-TrueType字体文件格式
ttc-TrueType字体集文件格式(更纱黑体按照字重进行分类,合并了相近ttf字体文件)
slab-超厚笔划字形,笔画末端加了衬线(ttc和ttf压缩包中的字体名称)

相关的字形有:
regular-常规字体
italic-斜体字体
extralight-超细字体
light-细体字体
semibold-半粗字体
bold-粗体字体
extralightitalic-超细斜体
lightitalic-细斜字体
semibolditalic-半粗斜体
bolditalic-粗斜字体
选择建议
首先是SC,一般开发就选等宽,喜欢连字就选Mono,否则就选Fixed;这是最简洁的选择了。

可面对如此丰富的版本,很多开发者可能会陷入“选择困难”。其实只要根据“使用场景”和“语言需求”两大维度筛选,就能快速定位到适合自己的版本。下面针对开发者常用的场景,对核心版本进行详细解析:
(一)编程核心版本:Mono系列
Mono系列是Sarasa-Gothic专为编程场景设计的核心版本,也是开发者使用频率最高的版本。它严格遵循“等宽”原则——无论是英文的字母、数字,还是中文的汉字,都拥有相同的宽度,这在代码对齐中至关重要。比如在编写代码时,缩进、括号对齐、注释排版都能保持整齐,不会因为字符宽度不一致导致视觉混乱。以简体中文的SarasaMonoSC版本为例,它包含8个细分版本,每个版本的定位和适用场景各不相同:
SarasaMonoSC-ExtraLight(极细):字体线条最细,适合喜欢极简风格、屏幕分辨率较高(如4K屏)的开发者,在小字号下显示轻盈不拥挤,但在低分辨率屏幕上可能会显得模糊。
SarasaMonoSC-Light(细体):在极细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线条厚度,兼顾轻盈感和清晰度,适合长时间代码阅读,能减少视觉疲劳。
SarasaMonoSC-LightItalic(细体斜体):在细体的基础上增加斜体效果,适合用于代码中的注释、字符串等需要区分的内容,增强代码层次感。
SarasaMonoSC-Regular(常规):默认的标准版本,线条厚度适中,清晰度和易读性平衡最佳,适合大多数开发者的日常编程需求,无论是前端HTML/CSS编写,还是后端Perl/Java开发,都能轻松应对。
SarasaMonoSC-Italic(常规斜体):常规版本的斜体样式,适合对代码格式有较高美学要求的开发者,尤其在编写Markdown文档中的代码块时,视觉效果更优雅。
SarasaMonoSC-SemiBold(半粗体):线条比常规版本粗,视觉冲击力更强,适合屏幕尺寸较小(如13寸笔记本)或喜欢厚重字体风格的开发者,在强光环境下显示更清晰。
SarasaMonoSC-SemiBoldItalic(半粗体斜体):半粗体的斜体版本,兼顾厚重感和区分度,适合用于代码中的关键字高亮显示(需配合编辑器主题设置)。
SarasaMonoSC-Bold(粗体):线条最粗的版本,适合用于演示场景(如代码分享、教学课件),或视力较弱的开发者,日常编程使用可能会显得过于厚重,影响字符间的区分度。
每个Mono版本的文件格式均为TrueType(.ttf),文件大小在25MB-26.5MB之间,加载速度快,不会给编辑器或终端带来性能负担。无论是VS Code、Sublime Text等主流代码编辑器,还是Windows Terminal、iTerm2、Alacritty等终端工具,都能完美兼容,无需额外配置即可正常显示。
(二)终端专用版本:Term系列
如果主要在终端环境下工作(如Linux服务器操作、Shell脚本编写),那么Term系列会比Mono系列更适合。Term系列针对终端的“低分辨率”“高对比度”需求进行了优化:字符边缘经过特殊处理,在小字号(如10pt-12pt)下仍能保持清晰,不会出现锯齿;同时调整了字符间距和行高,减少在终端中“文字拥挤”的问题。以SarasaTermSC(简体中文终端版本)为例,它与Mono系列的核心区别在于:
字符间距:Term系列的字符间距比Mono系列略宽,在终端中每行显示的字符数虽略有减少,但阅读时的视觉压力更小。
对比度:Term系列的字符黑度更高,与终端背景(尤其是黑色、深色背景)的对比度更强,即使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也能快速识别字符。
符号优化:针对终端中常用的特殊符号(如$、#、|、>、<<等)进行了尺寸调整,避免出现符号过小或与字母混淆的情况(比如很多字体中l(小写L)和1(数字1)难以区分,Term系列通过细微的字体设计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UI适配版本:Ui系列
如果需要在桌面应用的UI界面中使用等宽字体(如自定义软件界面、插件开发),Ui系列是最佳选择。Ui系列针对“界面元素适配”进行了优化:
字体高度调整:与系统默认UI字体的高度保持一致,避免在界面中出现“字体过高或过低”的不协调感。
抗锯齿优化:在不同DPI(如Windows的100%、125%、150%缩放)下,都能保持字体边缘平滑,不会出现模糊或变形。
多平台兼容:无论是Windows的高分屏、macOS的Retina屏,还是Linux的各种桌面环境(GNOME、KDE),Ui系列都能自动适配,无需手动调整缩放参数。
与热门编程字体对比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Sarasa-Gothic的优势,将它与目前开源社区中热门的三款编程字体(Maple Mono、Fira Code、Iosevka)进行对比,从多个维度分析其核心竞争力。
从对比结果可以看出,Sarasa-Gothic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中文支持优势:这是它与Fira Code、Iosevka最明显的区别。后两者主要针对英文场景设计,中文支持需要额外补丁或自定义构建,而Sarasa-Gothic从开发之初就重视中文场景,无论是汉字的笔画显示、与英文的对齐度,还是中文注释的易读性,都达到了专业水平,特别适合中文开发者。
版本丰富度:相比Maple Mono的“少而精”,Sarasa-Gothic的“多而全”能满足更多个性化需求。无论是需要终端专用版本、UI适配版本,还是文言文、韩语等小众语言版本,都能在其字体家族中找到,无需额外定制。
长期稳定性:8年的开发维护历程,194个稳定版本,证明了它的可靠性。对于开发者来说,选择一款长期更新的字体,意味着后续遇到的兼容性问题(如新系统、新编辑器)能得到及时修复,避免因字体停止维护而被迫更换工具。

Linux系统安装(以Debian下的普通用户为例)
打开终端,创建字体安装目录(如果不存在):
mkdir -p ~/.fonts/Sarasa-Gothic
将解压后的.ttf字体文件复制到该目录:
cp /path/to/sarasa/*.ttf ~/.fonts/Sarasa-Gothic/
更新字体缓存:
fc-cache -fv
验证安装:在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如果能看到Sarasa-Gothic的字体信息,则安装成功:
fc-list | grep "Sarasa"
在测试和使用Sarasa-Gothic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这款开源字体的“用心”——从8年的持续维护,到近百种版本的细分,再到中文场景的深度优化,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开发者对“优秀编程字体”的追求。对于中文开发者来说,其解决了“中文编程字体难用”的痛点:它既能保持严格的等宽特性,满足代码对齐的需求,又能清晰显示中文注释,避免出现“汉字模糊、错位”的问题;同时,丰富的版本选择让它能适配编程、终端、UI等多种场景,无论是日常开发、终端操作,还是文档编写,都能找到适合的版本。
对于追求个性化的开发者来说,Sarasa-Gothic的多字重、斜体、连字等特性,能让代码更具“个人风格”——喜欢极简风格可以选择ExtraLight版本,喜欢厚重风格可以选择Bold版本,需要区分代码层次可以使用斜体版本,连字效果则能让代码更简洁美观。其由三种字体合并得来:汉字是Source Han Sans(思源黑体),字母是Inter和Iosevka字体。其中Inter字体提供了“Gothic、UI”2种风格,Iosevka字体提供了“Mono、Term、Fixed、Mono-Slab、Term-Slab、Fixed-Slab”6种风格,所以共计8种风格就是这么来的。
最重要的是,Sarasa-Gothic是一款完全开源免费的字体,基于SIL Open Font License协议,不仅可以免费用于个人开发,还能用于商业项目,无需担心版权问题。如果阁下正在寻找一款“中文友好、场景适配广、颜值高”的编程字体,那么Sarasa-Gothic(更纱黑体)绝对值得一试。
最新版本:1.0.33
项目主页:https://github.com/be5invis/Sarasa-Gothic
其于 2017 年开源,并稳定更新了多年,结合了 Noto Sans、Iosevka 以及思源黑体的优点,在标准缩放比例下的表现尤为出色。同时 Sarasa-Gothic 还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字体变体。称得上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字体,可用于阅读, 编程还是设计。采用SIL Open Font License v1.1协议授权。
A CJK composite font based on Inter, Iosevka and Source Han Sans.
Sarasa-Gothic 有非常多的版本可选,覆盖了文言文,简体中文,日语韩语六种 locale,并提供针对 UI, 编程,终端等宽 Mono 风格等八种不同应用场景优化的版本,累计超过 48 个版本。每个版本同时又提供了不同粗细,字重,斜体在内的数十个小版本。即使是在 2025 年,也很难找到一款如其如此全面的字体了。Sarasa-Mono作为一款高颜值且支持中文的编程字体是完全合格的。支持连字和数学符号展示,支持中英文等宽。
更值得一提的是,Sarasa-Gothic并非单一字体,而是一个“字体家族”。它覆盖了文言文(CL)、简体中文(SC)、繁体中文(TC)、香港繁体(HC)、日语(J)、韩语(K)六种语言场景,同时针对不同使用场景开发了八大类优化版本,包括通用UI显示(Gothic)、界面适配(Ui)、编程专用(Mono)、slab风格编程(MonoSlab)、终端场景(Term)、slab风格终端(TermSlab)、固定宽度(Fixed)、slab风格固定宽度(FixedSlab)。仅这八大类场景与六种语言的组合,就衍生出超过48个基础版本,再加上每个版本包含的不同字重(ExtraLight、Light、Regular、SemiBold、Bold)和样式(常规、斜体),整个字体家族的可用版本超过100个,几乎能满足所有开发者的个性化需求。其提供了多种字形风格、字重的组合,以满足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对于仅需安装作为编程字体的用户,推荐选择 "Mono SC";下载后,在 IDE 设置字体为 等距更纱黑体 SC。
支持连字

字型(Variant)
更纱黑体
西文字符基于 Inter 字型设计。
Gothic: 标准字型,全宽引号。
UI: 专为UI界面设计的字型,半宽引号。
等距更纱黑体
西文字符基于 Iosevka 字型设计。
Mono: 等宽字型,全宽破折号。
Term: 等宽字型,半宽破折号。
Fixed: 等宽字型,半宽破折号,无连字。
Slab: 粗衬线体。在原字形基础上增加了 Slab serif 的特征,使其更具有辨识度。
连字 (Ligature) 遇到特定连续的字符时会进行组合,优化阅读体验。在编程语言中,连字特性也能让数学运算符号更容易的阅读,如输入 != 时,会显示为 ≠
地区语言(Variant)
根据特定语言和地区主要使用的字形来选择字体。
SC:简体中文
TC:台湾繁体中文
HC:香港繁体中文
CL:传统旧字形
J:日文
K:韩文
其他说明
Unhinted:没有进行微调字形的版本,也就是使用 Iosevka 和 Source Han Sans 原版的字形。文件大小比其他版本更小,但可能在某些字的结构上,显示没那么清晰,特别是小字号效果更为不佳。仅需要在极端的环境中,需要更小的字体文件,且不在意字体的显示清晰效果时选择。一般用户建议不选。
TTF:如果不知道怎么选,选 TTF 肯定没错。但 TTF 通常体积较大。旧系统用户可选。
TTC:相当于一个字体压缩包,在里面塞了很多个 TTF 的字体文件,可以包含多个 TrueType 字体的文件格式。好处就是,让文件更小。
SuperTTC:是 TTC 的升级版,有更高效的打包方式,可以往里面塞更多的可变字体。进一步节省空间。

字体包名中的附加术语:
unhinted-无微调字体
ttf-TrueType字体文件格式
ttc-TrueType字体集文件格式(更纱黑体按照字重进行分类,合并了相近ttf字体文件)
slab-超厚笔划字形,笔画末端加了衬线(ttc和ttf压缩包中的字体名称)

相关的字形有:
regular-常规字体
italic-斜体字体
extralight-超细字体
light-细体字体
semibold-半粗字体
bold-粗体字体
extralightitalic-超细斜体
lightitalic-细斜字体
semibolditalic-半粗斜体
bolditalic-粗斜字体
选择建议
首先是SC,一般开发就选等宽,喜欢连字就选Mono,否则就选Fixed;这是最简洁的选择了。

可面对如此丰富的版本,很多开发者可能会陷入“选择困难”。其实只要根据“使用场景”和“语言需求”两大维度筛选,就能快速定位到适合自己的版本。下面针对开发者常用的场景,对核心版本进行详细解析:
(一)编程核心版本:Mono系列
Mono系列是Sarasa-Gothic专为编程场景设计的核心版本,也是开发者使用频率最高的版本。它严格遵循“等宽”原则——无论是英文的字母、数字,还是中文的汉字,都拥有相同的宽度,这在代码对齐中至关重要。比如在编写代码时,缩进、括号对齐、注释排版都能保持整齐,不会因为字符宽度不一致导致视觉混乱。以简体中文的SarasaMonoSC版本为例,它包含8个细分版本,每个版本的定位和适用场景各不相同:
SarasaMonoSC-ExtraLight(极细):字体线条最细,适合喜欢极简风格、屏幕分辨率较高(如4K屏)的开发者,在小字号下显示轻盈不拥挤,但在低分辨率屏幕上可能会显得模糊。
SarasaMonoSC-Light(细体):在极细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线条厚度,兼顾轻盈感和清晰度,适合长时间代码阅读,能减少视觉疲劳。
SarasaMonoSC-LightItalic(细体斜体):在细体的基础上增加斜体效果,适合用于代码中的注释、字符串等需要区分的内容,增强代码层次感。
SarasaMonoSC-Regular(常规):默认的标准版本,线条厚度适中,清晰度和易读性平衡最佳,适合大多数开发者的日常编程需求,无论是前端HTML/CSS编写,还是后端Perl/Java开发,都能轻松应对。
SarasaMonoSC-Italic(常规斜体):常规版本的斜体样式,适合对代码格式有较高美学要求的开发者,尤其在编写Markdown文档中的代码块时,视觉效果更优雅。
SarasaMonoSC-SemiBold(半粗体):线条比常规版本粗,视觉冲击力更强,适合屏幕尺寸较小(如13寸笔记本)或喜欢厚重字体风格的开发者,在强光环境下显示更清晰。
SarasaMonoSC-SemiBoldItalic(半粗体斜体):半粗体的斜体版本,兼顾厚重感和区分度,适合用于代码中的关键字高亮显示(需配合编辑器主题设置)。
SarasaMonoSC-Bold(粗体):线条最粗的版本,适合用于演示场景(如代码分享、教学课件),或视力较弱的开发者,日常编程使用可能会显得过于厚重,影响字符间的区分度。
每个Mono版本的文件格式均为TrueType(.ttf),文件大小在25MB-26.5MB之间,加载速度快,不会给编辑器或终端带来性能负担。无论是VS Code、Sublime Text等主流代码编辑器,还是Windows Terminal、iTerm2、Alacritty等终端工具,都能完美兼容,无需额外配置即可正常显示。
(二)终端专用版本:Term系列
如果主要在终端环境下工作(如Linux服务器操作、Shell脚本编写),那么Term系列会比Mono系列更适合。Term系列针对终端的“低分辨率”“高对比度”需求进行了优化:字符边缘经过特殊处理,在小字号(如10pt-12pt)下仍能保持清晰,不会出现锯齿;同时调整了字符间距和行高,减少在终端中“文字拥挤”的问题。以SarasaTermSC(简体中文终端版本)为例,它与Mono系列的核心区别在于:
字符间距:Term系列的字符间距比Mono系列略宽,在终端中每行显示的字符数虽略有减少,但阅读时的视觉压力更小。
对比度:Term系列的字符黑度更高,与终端背景(尤其是黑色、深色背景)的对比度更强,即使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也能快速识别字符。
符号优化:针对终端中常用的特殊符号(如$、#、|、>、<<等)进行了尺寸调整,避免出现符号过小或与字母混淆的情况(比如很多字体中l(小写L)和1(数字1)难以区分,Term系列通过细微的字体设计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UI适配版本:Ui系列
如果需要在桌面应用的UI界面中使用等宽字体(如自定义软件界面、插件开发),Ui系列是最佳选择。Ui系列针对“界面元素适配”进行了优化:
字体高度调整:与系统默认UI字体的高度保持一致,避免在界面中出现“字体过高或过低”的不协调感。
抗锯齿优化:在不同DPI(如Windows的100%、125%、150%缩放)下,都能保持字体边缘平滑,不会出现模糊或变形。
多平台兼容:无论是Windows的高分屏、macOS的Retina屏,还是Linux的各种桌面环境(GNOME、KDE),Ui系列都能自动适配,无需手动调整缩放参数。
与热门编程字体对比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Sarasa-Gothic的优势,将它与目前开源社区中热门的三款编程字体(Maple Mono、Fira Code、Iosevka)进行对比,从多个维度分析其核心竞争力。
| 对比维度 | Sarasa-Gothic(更纱黑体) | Maple Mono | Fira Code | Iosevka |
| 开发维护 | 2017年开源,8年持续更新,194个版本,每周更新 | 近年开源,更新频率较高,版本较少 | 2014年开源,更新稳定,版本丰富 | 2015年开源,更新稳定,版本丰富 |
| 中文支持 | 深度优化,支持简繁/文言文/日韩,中文显示清晰 | 支持中文,显示效果较好 | 中文支持较弱,需额外补丁 | 中文支持较弱,需自定义构建 |
| 版本数量 | 超过100个版本(6种语言+8种场景+多字重/斜体) | 约20个版本(多字重/斜体) | 约30个版本(多字重/斜体) | 版本极多,但需自定义选择 |
| 等宽特性 | 严格等宽(中英文/数字/符号宽度一致) | 严格等宽 | 严格等宽 | 严格等宽 |
| 连字支持 | 支持常用编程连字(=>、!=、<=等) | 支持连字,效果丰富 | 连字效果丰富,支持自定义 | 支持连字,可自定义 |
| 场景适配 | 支持编程、终端、UI、电子书等多场景 | 主要适配编程场景 | 主要适配编程/终端场景 | 主要适配编程/终端场景 |
| 平台兼容性 | 跨平台(Windows/macOS/Linux),支持多DPI适配 | 跨平台 | 跨平台 | 跨平台 |
| 开源协议 | SIL Open Font License 1.1(免费商用) | SIL Open Font License 1.1 | SIL Open Font License 1.1 | SIL Open Font License 1.1 |
| 上手难度 | 版本丰富,需根据场景选择,文档清晰 | 版本较少,选择简单 | 版本较多,选择中等 | 自定义选项多,上手较难 |
从对比结果可以看出,Sarasa-Gothic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中文支持优势:这是它与Fira Code、Iosevka最明显的区别。后两者主要针对英文场景设计,中文支持需要额外补丁或自定义构建,而Sarasa-Gothic从开发之初就重视中文场景,无论是汉字的笔画显示、与英文的对齐度,还是中文注释的易读性,都达到了专业水平,特别适合中文开发者。
版本丰富度:相比Maple Mono的“少而精”,Sarasa-Gothic的“多而全”能满足更多个性化需求。无论是需要终端专用版本、UI适配版本,还是文言文、韩语等小众语言版本,都能在其字体家族中找到,无需额外定制。
长期稳定性:8年的开发维护历程,194个稳定版本,证明了它的可靠性。对于开发者来说,选择一款长期更新的字体,意味着后续遇到的兼容性问题(如新系统、新编辑器)能得到及时修复,避免因字体停止维护而被迫更换工具。

Linux系统安装(以Debian下的普通用户为例)
打开终端,创建字体安装目录(如果不存在):
mkdir -p ~/.fonts/Sarasa-Gothic
将解压后的.ttf字体文件复制到该目录:
cp /path/to/sarasa/*.ttf ~/.fonts/Sarasa-Gothic/
更新字体缓存:
fc-cache -fv
验证安装:在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如果能看到Sarasa-Gothic的字体信息,则安装成功:
fc-list | grep "Sarasa"
在测试和使用Sarasa-Gothic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这款开源字体的“用心”——从8年的持续维护,到近百种版本的细分,再到中文场景的深度优化,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开发者对“优秀编程字体”的追求。对于中文开发者来说,其解决了“中文编程字体难用”的痛点:它既能保持严格的等宽特性,满足代码对齐的需求,又能清晰显示中文注释,避免出现“汉字模糊、错位”的问题;同时,丰富的版本选择让它能适配编程、终端、UI等多种场景,无论是日常开发、终端操作,还是文档编写,都能找到适合的版本。
对于追求个性化的开发者来说,Sarasa-Gothic的多字重、斜体、连字等特性,能让代码更具“个人风格”——喜欢极简风格可以选择ExtraLight版本,喜欢厚重风格可以选择Bold版本,需要区分代码层次可以使用斜体版本,连字效果则能让代码更简洁美观。其由三种字体合并得来:汉字是Source Han Sans(思源黑体),字母是Inter和Iosevka字体。其中Inter字体提供了“Gothic、UI”2种风格,Iosevka字体提供了“Mono、Term、Fixed、Mono-Slab、Term-Slab、Fixed-Slab”6种风格,所以共计8种风格就是这么来的。
最重要的是,Sarasa-Gothic是一款完全开源免费的字体,基于SIL Open Font License协议,不仅可以免费用于个人开发,还能用于商业项目,无需担心版权问题。如果阁下正在寻找一款“中文友好、场景适配广、颜值高”的编程字体,那么Sarasa-Gothic(更纱黑体)绝对值得一试。
最新版本:1.0.33
项目主页:https://github.com/be5invis/Sarasa-Goth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