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著名专利诉讼案例
2010-03-13 14:57:28 阿炯

据国外媒体报道,著名IT网站PC World在2010年3月中旬刊文,列举了硅谷历史上最著名的五起专利诉讼案件,其中包括图形用户界面的发明权之争、UNIX系统代码版权闹剧、黑莓手机侵权事件、英特尔芯片殃及PC生产商,以及微软Word软件差点遭禁售。

PC World的文章中指出,想象一下,微软不出售Windows操作系统和Word软件,没有人使用黑莓手机,英特尔芯片被强行退出市场,所有使用Linux的公司都得向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支付高额使用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当然这样的世界并不存在,但如果上述五起重大专利侵权案件的结果发生改变,那么这种假设就将成为现实。最近苹果起诉谷歌Nexus One智能手机的生产商宏达电,有人认为这是律师需要关心的问题。确实大多数专利侵权案件都在支付高额赔偿金的情况下得到和解,没有对科技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尽管如此,硅谷仍然有大量的专利诉讼案件。Fenwick & West律师事务所的专利诉讼律师沙琳·莫罗(Charlene Morrow)表示,一方面这些案件有利于保护独立企业家或业界巨头所研发的知识产权,但另一方面也导致硅谷企业浪费了大量的资金,而这些资金原本可用于推动创新研发。

以下是PC World评选出的科技界最著名的五起专利诉讼案:

1、谁才是图形用户界面的发明者?苹果?微软?还是施乐?
这看起来是一件陈年旧案,因为微软发布的首款成功的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Windows 3.0已经面世近30年了。图形用户界面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创意,但它到底是谁发明的呢?针对图形用户界面的专利权,苹果、微软和施乐展开了连环诉讼战。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认为,发明图形用户界面的不是微软,而是苹果。市场调研机构Insight 64的资深半导体行业分析师南森·布鲁克伍德(Nathan Brookwood)表示,当年乔布斯参观施乐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时看到了一款早期的操作系统版本,之后产生了图形用户界面的创意。

不管这种说法是真是假,苹果于1988年将微软告上联邦法庭,称微软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侵犯了苹果Mac操作系统的专利权。然而不久之后,施乐又将苹果告上法庭,指责苹果偷窃施乐的创意。在经过长达六年的诉讼和上诉之后,美国最高法院做出了终审判决,驳回苹果和施乐的起诉。苹果的起诉被驳回的原因是,苹果无法提出有力的证据;施乐的起诉被驳回的原因是,该案件拖延的时间太长。

2、SCO起诉Linux剽窃UNIX代码:一场闹剧。
2003年初,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SCO做出了一个震惊硅谷的宣布:开放源代码的Linux操作系统剽窃了UNIX系统的代码。此案可追溯到1993年,当时Novell斥资3亿多美元收购了UNIX系统实验室,后者拥有UNIX版权及许可证。两年后,Novell将UNIX业务出售给SCO。之后,这笔交易是否包含了UNIX代码版权的出售就成为争议的焦点。

随后,SCO发起了一系列诉讼,首先将IBM告上法庭,要求IBM支付10亿美元的侵权赔偿金。之后,Novell、红幅和戴姆勒-克莱斯勒先后成为SCO的被告。然而,2007年8月10日,美国法官判定,Novell拥有UNIX的版权,SCO应向Novell支付250万美元补偿金。当年9月18日,SCO申请了破产保护,12月27日被纳斯达克摘牌,这场闹剧也以这样的方式草草暂时收场。

3、黑莓制造商RIM遭起诉,6亿美元了解官司。
原本很少有人知道美国弗吉尼亚州还有一家叫作NTP的公司,然而,2001年这家公司将著名的黑莓手机制造商RIM告上法庭,称RIM侵犯了包括无线电子邮件技术在内的多项NTP所持有的技术专利,并索取5300万美元的赔偿。

如果本案就此结束,那它也就是又一起侵犯专利案件而已。之后不久,又一位法官判定,RIM的黑莓数据网络同样侵犯了NTP的专利权。当时很多人担心黑莓手机的命运将就此终结。幸运的是,RIM与NTP达成和解,RIM向NTP支付了6.15亿美元,成为科技专利诉讼案中和解费用最高的案件之一。

4、英特尔芯片设计遭起诉,殃及惠普等PC厂商。
英特尔和一家名为Integraph的电脑芯片开发商于1997年卷入一场马拉松式的专利诉讼战。Integraph指责英特尔侵犯了其Clipper芯片的专利技术,并要求英特尔赔偿3亿美元。另外,Integraph还指责英特尔的VLIW微处理器指令组设计侵犯其专利,英特尔最后赔偿了2.25亿美元。Integraph通过这两起诉讼案获得了英特尔的5.25亿美元的巨额赔偿。

使问题进一步复杂的是,包括惠普在内的电脑生产商也被卷入其中,因为这些电脑生产商都从英特尔购买了涉及侵犯Integraph专利的芯片产品。最后,这些诉讼案都达成和解。

5、微软Word遭起诉,巨人做出让步。
或许世界上没有哪款软件比微软Word更为普及。因此,当一家名为i4i的加拿大公司针对Word侵权提起诉讼时,全世界都震惊了。这家总共只有30名员工的小公司称,微软Word中的XML功能侵犯了其专利技术,并要求法院禁止微软Word在市场销售。2009年8月,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地方法院判定,微软Word软件侵犯i4i专利技术的事实成立,对微软处以2.9亿美元的罚款,并要求微软在60天内停止销售侵权的Word版本。

微软对该判决存在异议,并将此案上诉至美国上诉法院。同年12月,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驳回微软的上诉请求,并禁止微软销售包含侵权代码的Word 软件。该判决已于2010年1月11日正式生效。随后微软表示,将移除Word 2007和Office 2007中的部分代码。尽管微软Word并未遭到完全封杀,但微软也被迫对Word程序做出改动,向i4i做出让步。

计算机界两个GUI借鉴者最后都成了亿万富豪的专利诉讼纠纷


1983年11年,乔布斯接到“线报”:亲密的合作伙伴比尔·盖竟然违反合作协议,发布了一个新产品:Windows!他勃然大怒,立刻让手下把盖茨叫来,对着盖茨怒吼:你骗了我们,我那么信任你,你却偷了我们苹果的东西!

盖茨冷静地站在那里,直视着乔布斯的眼睛,说了一段事后被奉为经典的语录:好吧,史蒂夫,看待这件事情我认为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我们都有一个叫做施乐的富有邻居,有一天,我闯入他的房子想偷电视机,却发现你已经把它偷走了!

盖茨和乔布斯所“窃取”的叫做图形用户界面(GUI)技术,这个技术来自于施乐(Xerox)。60年代末,当乔布斯和盖茨还在上高中的时候,施乐公司在复印机市场已经是一个巨无霸了。


它的Xerox 914非常好用,施乐在一个广告中说即使是猴子也可以通过按一下按钮进行复印,足以说明这个产品是多么简单易用,1965年,施乐的收入已经达到了5亿美元以上。但是好景不长,垄断复印机市场的施乐被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盯上,最终施乐的专利技术被迫向其他厂商授权,其中日本厂商异军突起,佳能等厂商推出了更便宜的产品,让施乐在美国的份额从100%降到不足14%。

施乐管理层为了应对严峻的挑战,开始从事数字计算机业务,授权首席科学家Jack Goldman组建一个研究院,开发新技术,让施乐可以继续站在时代最前沿。他建立了著名的Xerox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简称PARC)。


PARC赶上了好时候,由于对越战的谴责和经济的衰退,军费开支有所削减,军方对大学研究的投资大为减少,施乐开出高薪待遇网罗了硅谷一大批顶尖的研究者和工程师。后来获2003年度图灵奖的Alan Kay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前 100 名计算机科学家中有近一半在 PARC 工作!

PARC也建立了一种非常自由,鼓励创新的文化,加上这些极其优秀的头脑,这里产出了一大批突破性的技术和伟大发明:图形用户界面(GUI),所见即所得,以太网,PostScript,面向对象语言,激光打印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

其中有个产品把各种技术都集成了起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Xerox Alto:


这是个超越时代的产品,当别的计算机还在用字符操作的时候,它已经有了GUI,鼠标,面向对象等技术。可惜的是,施乐高层的注意力似乎还放在复印机和打印机上,觉得Alto价格昂贵(售价高达40000美元),只生产了2000台就偃旗息鼓了,没有想到把它推向市场,进行商业化。


很多失望的研究人员离开了PARC,加盟了一些创业公司, 比如Charles Simonyi加入了微软,领导团队构建了Office。Bob Belville加盟了苹果,成为Macintosh部门的工程经理。据说乔布斯在邀请Bob加入苹果的时候说:你这辈子所做的事情都是垃圾,为什么不过来为我工作呢?

很明显,乔布斯是在PUA Bob,因为当他不断地被安利PARC的Alto电脑有很多牛逼的技术时,他忍不住跑去PARC参观了。PARC的人给乔布斯展示了面向对象技术,局域网技术,他都不感兴趣。而当他看到GUI界面的时候,被彻底震撼了:这是我这辈子看到的最好的东西!


当然,乔布斯后来说:PARC的GUI还很不完善,不完整,有很多缺点,很多做事的方式是错误的.....在10分钟内我就意识到,总有一天,所有的计算机都会用这种方式工作。回到苹果,乔布斯立刻调整战略,让苹果的产品完全依赖GUI技术。为了说服开发团队,他向施乐卖了10万股苹果股票,只是为了让施乐给整个团队做一次演示。与此同时,一家叫微软的“小公司”也在为苹果的Macintosh开发第三方软件,乔布斯很担心微软会把Macintosh的技术复制到PC上。


于是在1981年,他让盖茨做出了承诺:微软不能发布任何使用鼠标的软件,直到Macintosh发布一年之后。协议中,Macintosh计划的发布时间是1983年11月,但是苹果的律师忘记了重要的一点:项目延迟。


Machintosh果然延迟了,它一直到1984年1月才推向市场。


盖茨看到1983年11月已过,抓住机会,给乔布斯带来了一个“惊喜”,在两年一度的计算机贸易展COMDEX上推出了Windows(可见微软也一直在开发这个操作系统)。


不仅发布了Windows,微软还一并推出了所见即所得的Word 1.0。


于是便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怒气冲冲的乔布斯让盖茨给出解释。


1988年,苹果正式起诉微软抄袭,六年后,法官驳回了此案;后来微软付了巨额赔偿金来和解并了结此事。

1988 年 3 月 17 日,Apple 起诉 Microsoft 涉嫌窃取其 Macintosh 操作系统的 189 个不同元素来创建 Windows 2.0;这一事件导致苹果与其顶级开发商之一之间产生了深刻的裂痕,并为两家公司之间持续多年的史诗般的战斗铺平了道路。

开发者从朋友变成敌人后,苹果起诉微软

作为一名有价值的开发人员,Microsoft 在 1984 年发布 Macintosh 项目之前就了解了 Macintosh 项目的开发幕后情况。第一台 Mac 128K 上市后不久,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Bill Gates) 写信给时任苹果首席执行官约翰·斯卡利 (John Sculley)。盖茨建议苹果公司应将麦金塔操作系统授权给外部制造商,以帮助将其确立为个人计算的标准接口。斯卡利暂时对这个想法持开放态度。但 1985 年 6 月 25 日,苹果公司执行官 Jean-Louis Gassée 否决了该提议(Gassée 从史蒂夫·乔布斯手中接管了 Mac 部门。)盖茨决定利用他所看到的巨大商机来创建一个大众市场操作系统。他于 1985 年 11 月 15 日首次推出了 Windows。

Windows的首次亮相激起了人们对苹果的愤怒

当 Sculley 看到 Windows 时,他的反应非常激烈,尽管 1.0 版本与 Mac OS 相比并不好。例如,尽管新的微软操作系统具有屏幕窗口功能,但它们不能相互重叠。然而在某些方面,Windows 似乎与 Mac 非常接近。一方面,微软将其与内置应用程序 Write 和 Paint 打包在一起,这让人想起 MacWrite 和 MacPaint。由于当时微软占 Mac 软件销售额的三分之二,因此终止这种合作关系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Mac 的销售表现不佳,而微软的第一个版本的 Windows 并不比其他苹果的山寨产品更具威胁性。

微软和苹果之间达成的灾难性协议

Windows 并不是直接抄袭 Mac 操作系统。事实上,在盖茨看到 Macintosh 之前,微软就开始开发 Windows。另外,这两种操作系统都获得了 Xerox PARC的技术许可,该公司在发明图形用户界面方面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结果,微软和苹果达成了协议。1985 年 11 月 21 日,斯卡利和盖茨签署了一项协议,将 Mac 的视觉显示器授权给微软,盖茨同意微软将继续为 Mac 编写软件。微软还给予苹果公司对其流行的电子表格程序 Excel 为期两年的独家经营权。有争议的是,这笔交易为微软提供了非排他性、全球性、免版税、永久、不可转让的许可,可以在当前和未来的软件程序中使用部分 Mac 技术,并通过第三方将其许可用于他们的软件程序。

Windows 2.0:苹果起诉微软

几年后,Windows 2.0 出现了。它比微软操作系统的第一个版本更类似于麦金塔界面。结果在1988年3月中旬苹果公司起诉微软窃取其作品。不幸的是,苹果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法官 William Schwarzer 裁定,苹果和微软之间的现有许可涵盖了新 Windows 的某些界面元素,那些未涵盖的内容不受版权保护。这是微软十年统治地位的开始,也是苹果十年灾难和几近毁灭的开始。业界并由些产生了两个专利流氓并大行垄断之实。

2024年3月下旬,美国司法部联合16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共同起诉苹果公司垄断,在这份长达88页的起诉文件中矛头直指iPhone操作系统和封闭的生态。“苹果的每一步行为,都筑起并加强了围绕其智能手机垄断地位的护城河。”美国司法部在诉讼文件中写道。在司法部看来,苹果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1998年微软的反垄断案,现在他们需要另一场里程碑式的反垄断行动,来推动科技创新。

美国反垄断法起源于1890年的《谢尔曼法》,而针对科技巨头的主要参考案例就是20世纪90年代微软的反垄断诉讼,从1998年持续到2001年,最终以微软付出了18亿美元的和解费用、禁止参与可能损及竞争对手的排他性交易以及开放部分源码的代价告终。针对美国科技巨头的反垄断案在2024年正进入高潮,除了苹果外,谷歌、亚马逊、Meta都坐上了被告席:谷歌两起反垄断案缠身,5月初将进行搜索垄断结案陈词,年初还将接受司法部关于广告垄断的诉讼;亚马逊去年9月被指控非法垄断在线零售;Meta,10多年前的收购Whatsapp和Instagram的两起交易再被审查。

对于巨头们来说,反垄断案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苹果、谷歌、亚马逊、Meta面临的法律挑战可能会持续至未来数年,而这也是对他们未来营收前景和股价的巨大考验。

司法部:未吸取微软的教训,苹果变本加厉

在美国司法部看来,苹果没有吸取微软“反垄断”案子的教训,反而“变本加厉”,美国司法部长Merrick Garland直言,按收入算,苹果控制着全国70%以上的智能手机市场,庞大的市场份额非自然竞争所得,而是“通过违反联邦反垄断法”获得的。

“苹果利用其市场地位,破坏了原本可以让用户更容易选择不同操作系统的技术。诉讼中提到,苹果采取了许多与微软相同的策略。”Garland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拥有垄断地位本身并不违法,但使用某些手段来维持或保持垄断地位是违法的。诉讼中还指出,1998年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批评微软在操作系统领域针对苹果的垄断行为和“肮脏策略”,并“求助于司法部”,希望微软可以“公平竞争”。而今苹果自己却对竞争对手实施了更严格的限制,那时苹果用户可以在Windows电脑上使用iPod,微软也没有对从苹果iTunes商店下载的每首歌收取30%的费用。

司法部声明中主要列举了苹果构成垄断和排他的五大典型行为:

1.限制跨平台应用:苹果对应用做出限制,导致它们无法在不同设备上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用户在不同平台上使用同一款应用时,可能无法获得一致的体验。

2.限制流媒体游戏和应用:苹果对流媒体服务的限制迫使用户支付了更昂贵的智能手机硬件费用。用户本可以在不购买昂贵苹果设备的情况下玩到这些游戏、享受这些高质量视频。

3.安卓用户的消息和视频体验不佳:iPhone拒绝将其他软件的短信与自己的iMessage应用程序整合在一起,导致iPhone用户和非iPhone用户在发送视频或接受信息时会出现错误及体验不理想。

4.让智能手表变得不智能:Apple Watch手表对iPhone的依赖使得苹果将用户锁定在了iOS生态中,iPhone与第三方智能手表的配合则不够理想。

5.拒绝全面开放数字钱包:苹果限制轻点支付功能、限制第三方开发跨平台数字钱包,损害了企业和客户在手机上独立于苹果之外进行安全数字交易的能力。

同时,司法部列举了一系列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的壁垒,如高昂的零部件采购成本、复杂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获取分销协议的难度等。近年来,苹果利用这些限制对从App Store下载和购买的应用收取30%的“税”。对于司法部的一长串的指控,苹果立刻给出回应,称美国联邦政府的司法行动将开创“危险的先例”,这是一种强制压制技术创新的行径。苹果在3月21日上午发布的一份声明中指出,他们是靠自己的实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

霍兰德-哈特律师事务所反垄断合伙人Paul Swanson认为,反垄断法一般并不要求一家公司必须与其他公司合作,苹果增加自己产品和服务吸引力的行为,以及不与其他公司合作的决定并不一定违反反垄断法。媒体报道称,在苹果和Epic的案件中,法院发现,苹果的主导地位并不是源于“锁定”或者“强制”,而是源于“用户对现有设备的满意度”。因此就行业壁垒而言,苹果可能会辩称,产品差异化和集成不等同于排他。苹果的IOS系统是一个完全集成的平台,具有针对特定功能的内置应用程序,客户选择它是因为喜欢,而不是因为他们想要转向安卓但受到阻拦。

与微软的垄断案有何异同?

有分析指出,苹果此次垄断诉讼案与上世纪90年代美国司法部对微软提起的反垄断诉讼有不少相似之处。1998年5月18日,司法部联合了19个州控告微软多项垄断行为,主要包括违法进行排他性销售安排、将IE浏览器与Windows系统捆绑销售、使用不法手段垄断浏览器市场等。在司法部看来,微软的免费策略尽管短期内让消费者受益,但长期来看,这一行为会把很多中小公司挤出市场,阻碍了竞争对手的发展,也就扼杀了创新活力,最终会减少消费者的选择,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微软方面则据理力争:其一,将IE浏览器与 Windows系统捆绑销售,属于功能的集成化,扩大了服务的提供范围。其二,反垄断法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而制定,微软为其提供了免费服务,倒逼网景在内的同类产品取消收费,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切实的利益。

2000年6月,法院做出正式判决,要求微软停止捆绑销售行为,更致命的是,还计划将微软一分为二:一部分运营操作系统业务,另一部分运营其它软件业务;尽管最终微软免于被一分为二,但还是付出了高额和解费用并开放部分源码的代价。

1998年5月,美国司法部和18个州加上哥伦比亚特区联合对微软提出6项垄断指控。本案轰动全球,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纪审判”。2001年9月6日,美司法部宣布不再要求拆分微软,并撤销了部分指控。11月,司法部和9个州与微软达成了和解协议。此后,微软陆续与哥伦比亚特区和其他州达成和解,和解费用总计约18亿美元。

回顾微软案后不难看出,两起案件均涉及:1.对各自所在市场的垄断行为的指控,微软被指控垄断PC操作系统,而苹果则被指控垄断智能手机市场;2.利用市场地位维持垄断地位进行的一系列排他行动:在这两起案件中,都声称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力来扼杀竞争并维持其主导地位。有观点认为,这两个案例之间还有有一个关键的区别:微软当年在PC操作系统市场上拥有绝对优势,而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则没有那么明显。因此要证明苹果的垄断行为,司法部必须首先证明苹果具有足够的市场实力来排除竞争对手。

微软遭受垄断诉讼时,Windows操作系统在PC操作系统市场上拥有超过90%的市场份额,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据高盛估计,2000年微软操作系统在所有计算设备上的占有率达到97%。单纯就市占率的数字来说,苹果的市场份额并不如当时的微软,司法部在诉讼中称,如果以收入为衡量标准,苹果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市场份额超过70%。这与以出货量为衡量标准的结果不同,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苹果的市场份额接近64%。

媒体总结称,从2019年开始针对苹果的反垄断调查就开始了,苹果一般会从两方面为自己的商业模式辩护,首先,苹果称自己的模式是“做大蛋糕”,与开发者、创作者、企业一起创造机会。苹果CEO库克在2020年对反垄断委员会提到,苹果与三星、谷歌等手机厂商竞争,并没有占据主导的市场份额。

乔布斯和盖茨是不是小偷呢?


实际上,仅仅在1975年,PARC的Alto计算机被对外展示了超过2000次!可以说,无数人都知道GUI,鼠标,所见即所得这些伟大技术的存在。

但是,他们也只是知道而已,只有乔布斯和盖茨把它们成功商业化,推向了市场。

盖茨基于Windows和Word建立了微软帝国,乔布斯通过Macintosh和后来的iPhone建立了苹果帝国。以乔布斯常引用的毕加索的名言来小结吧:



首个软件专利获得者 Martin Goetz 去世,享年 93 岁

被誉为 “第三方软件之父” 的 Martin Goetz 于2023年10月10日在马萨诸塞州布莱顿的家中因白血病去世,享年 93 岁。Martin Goetz 是一位美国软件工程师,商业软件行业发展的先驱;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作为 Univac 大型机的程序员加入了计算机行业,于 1968 年获得世界上第一个软件专利。

在此之前,软件和硬件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软件并没有被视为可申请专利的产品,通常会根据特定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整并与硬件捆绑在一起。Goetz 与其他几位合伙人创办的 Applied Data Research (ADR) 成功的帮助软件摆脱了与硬件捆绑销售的状态,在将软件定义为产品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1964 年,Goetz 参加了一次关于软件知识产权问题的会议后,意识到自己开发的一种改进型数据排序算法可以申请专利,并于 1965 年 4 月 9 日提交了专利申请,在 1968 年 4 月 23 日获得授权,美国专利号为 3,380,029。“截至 1968 年,我已经就软件的可专利性与他们掰扯了有三年之久。我知道专利局迟早会认可这一点”。


Goetz 于 1930 年 4 月 22 日出生于布鲁克林。大学教育历程为:先是在布鲁克林学院,然后是纽约市立大学 - 城市学院,后因在德克萨斯州第二装甲师服役而中断。1953年获得城市学院商业统计学士学位,八年后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毕业后,他先是在 AC Nielsen 担任主管;随后又去了雷明顿兰德(Remington Rand)做实习生,学习如何给大型计算机 Univac 编程。“我喜欢它,并且时常在开车时也在脑子里编程。”

在 1955 年,雷明顿兰德与 Sperry Corporation 合并成 Sperry Rand 后,他又在该公司工作了四年。1958 年,Goetz 短暂的加入了 IBM 又离开,并在次年与合伙人创办了 Applied Data Research,该公司于 1965 年正式上市。Goetz 在担任高级副总裁兼软件产品部门总监 10 年后,于 1984 年被任命为总裁。

ADR 构建了一系列自己的产品,其中广泛使用的主要软件包包括:用于自动绘制流程图的 Autoflow,被认为是最早的商业应用软件之一;远程作业提交环境 Roscoe、COBOL 语言的可扩展宏处理器 MetaCOBOL,以及用于源代码管理的 The Librarian。

1969 年,ADR 在联邦法院对 IBM 提起诉讼,指控其对 Autoflow 应用程序实施垄断行为,“阻碍独立软件行业的发展”。促使 IBM 在这一年自愿将其软件和服务与硬件分拆。1970 年 8 月,ADR 与 IBM 就这起反垄断诉讼达成庭外和解,和解金额为 200 万美元。

1985 年,地区电信公司 Ameritech 以 2.15 亿美元收购了 Applied Data Research。Goetz 于 1988 年初离开公司,并成为软件公司 Syllogy 的首席执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