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e发展记事(202x)
2011-03-12 09:35:34 阿炯

本文主要用于记录Chrome发展过程中的大事记,截止到2030年前。


Chrome优于微软IE的理由

据外媒2011年3月中旬报道,浏览器市场的强者争霸战是一场漫长的斗争。Netscape、微软、Opera、Mozilla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公司都为了争夺市场主导而竞争。即使现在微软IE是明显的霸主,但谁也无法预料未来几年会怎样。谁也不能保证不会有一个浏览器制造先机、跳出重围,瓜分一大块市场。在未来几年内,能够在浏览器市场制造最大先机的公司应该是谷歌。该公司的Chrome浏览器最开始几乎不抱希望能够锁住部分市场份额。如今,根据Net Applications的分析,这个浏览器几乎瓜分了11%的市场份额,仅在IE和火狐之后。且它还在不断增长。长远看来,Chrome继续它的成功步伐并超越IE成为世界第一的浏览器并不令人惊讶。但就其对用户的价值而言,Chrome已然成为了浏览器市场的主导力量。显然,Chrome是比IE更优秀的浏览器,即时在微软计划发布IE 9去挑战Chrome 10时也是如此。以下是原因:

1.简单
当用户首次使用Chrome时,他们会发现一个极其精简的界面。这样设计是有原因的。谷歌发现,浏览网页都希望能够最快的到达站点而不被额外的错误耽误。Chrome则通过简洁的设计,弥补了IE不能集中网页性能的不足。对于网页新手来说,这种精简的界面尤其重要。

2.速度即一切
多年来IE都因其速度慢而饱受非议,它打开网页的速度实在太慢——而其他浏览器则比它要快。谷歌Chrome是市场上打开网页速度最快的。事实上, 测试谷歌Chrome 9和微软IE 8的读取时间后发现,前者比后者在打开复杂网页的速度上更胜一筹。除非微软在IE 9中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否则那些追求网页速度的用户将会转向Chrome。

3.安全问题人人关注
安全问题继续成为网页用户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在任何一个平台上,如果没有补丁,每个人的系统都将面临安全威胁。但如果人们将Chrome安全记录同微软的IE相比较,Chrome显然是赢家。在过去的日子里,微软IE浏览器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问题,且持续到今日。

4.应用更加吸引人
谷歌为Chrome提供了网络商店,一个人们都能够拓展其浏览器各项功能的应用聚集地。这个商店到处都是有用的应用程序,这使得使用Chrome成为了一种乐趣。此外,该商店还在持续增长。这些都使得Chrome成为一个比IE更有吸引力的浏览器。

5.Ominbox非常赞
谷歌Chrome平台受到用户欢迎有很多理由,但最值得关注的便是它提供的Ominbox功能。作为一个地址栏和搜索栏的结合,Ominbox能够 迅速从谷歌搜索到站点,并简单的到达指定网站。它还未Chrome的精简做出了贡献。它为用户提供了其他浏览器所没有的无以比拟的简洁和便利,受到很大的 赞扬。

6.多平台支持
IE仅能够为Windows用户提供,而谷歌的Chrome,能够支持Windows、Linux以及Mac OS X。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IE可能受到一些人的欢迎,但是并不如谷歌提供的选择更吸引人。随着Mac OS X和Linux持续积聚人气,微软可能面临更大挑战。Windows可能住在这操作平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谷歌Chrome不能其他平台用户的爱戴。

7.市场份额不会说谎
谷歌Chrome浏览器迅速瓜分着市场份额。2010年末,该浏览器占据了全球市场7.31%的份额。而与此同时IE则有60%的份额。据Net Applications的分析,Chrome市场份额上升到10.93%,而同比IE的则下跌至56.77%。谷歌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越来越多的 用户意识到Chrome很适合他们。

8.谷歌的归谷歌,微软的归微软
当人们拿IE和谷歌的Chrome相比较的时候,必须考虑两个平台背后的公司。使用Chrome的用户会发现,谷歌最关心的是使得浏览器体验更加有 效率。这对于搜索引擎公司来说是个非常优秀的策略,使得该浏览器扩大其市场份额。而IE则更像微软,它太傲慢,固守陈规,比太在乎使用体验——这是微软的 典型特征。如果市场份额是个导向,那么人们对于IE可没有太多耐心。

9.持续的更新
尽管Chrome两年多一点之前才推出,谷歌现在已经升级到了第十个版本。通常来讲,谷歌每隔六个星期就会为该软件进行一次升级。这对于用户来说是 一个好事,因为谷歌持续的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体验。不管未来升级是不是主要的议题,这都会使得更多的用户去考虑使用Chrome。

10.Chrome不仅在台式电脑上使用
谷歌浏览器对于消费者乃至企业用户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台式电脑上。谷歌的移动浏览器能够在Android平台的设备上使用,在智能手机市场评价很高。此外,谷歌还未Android 3.0 Honeycomb改善了浏览器,提供全屏浏览、Incognito模式、以及其他能够吸引用户的功能。谷歌在浏览器上的努力跨越了平台的隔阂,这是值得 被肯定的。

上文源自:凤凰网科技

IE浏览器-被嫌弃的一生

2022年6月16日,IE浏览器正式说再见,结束了与Chrome马拉松式的竞争,几代人的“E网情深”也随之结束。微软采取操作系统捆绑IE浏览器策略事后被判决为垄断行为,但也因此打败了网景浏览器(Netscape )而独领风骚数年,可谓生于不义,死于众诛。


IE浏览器的辉煌和没落

1995年,划时代的作业系统Windows 95问世,而在Plus Pack版本中,Internet Explorer 1.0作为系统内建软件正式亮相。随后在浏览器这个主战场上,IE早已借助Windows系统的成功而占领了绝大部分市场。IE一家独大,成为微软“视窗”系统使用者网络冲浪的唯一“入口”。70、80后网络使用者应该还能记起网络体验被IE浏览器支配的恐惧。

第一、慢
IE的加载速度仍然令使用者感到十分揪心。不中断点击更新按钮,以及一次开数个相同网址的IE视窗,看哪个先加载出来是网友的标准动作。

第二、崩溃频繁
网络冲浪的网友永远无法预料,自己和IE浏览器哪个会更先崩溃。

第三、安全问题
新世纪的头一个十年,使用IE浏览器上网确实有冒险感,恶意软件、流氓外挂程式、无数弹出视窗、木马程式无时无刻给单纯想上网看个新闻的网友一个下马威。面对网友铺天盖地的吐槽,当一个软件市场占有率占到90%以上,可以忽略不计其他对手的时候,团队也很难有动力再去做任何改进。在IE浏览器的28年生涯里,也仅仅更新了11版。而版本帝Chrome浏览器横空出世便一骑绝尘。

2008年9月,Chrome第一次亮相,并没有激起太多浪花。第一版推出后只占到浏览器市场1%的占有率。但Chrome的极简设计、快速的网页加载以及超预期的安全性给多年毫无波澜的浏览器市场吹来一股新风。Chrome会比IE快上几倍,一方面Chrome自建核心,后来又采用了自己的Blink引擎,在网页加载上有很大优势;每个页签采用单独进程的“沙盒”模式保证每个页签不会互相影响,同时也增加了稳定性;另外,Chrome会记住使用者的常用网站,对其进行预加载,使用者再次浏览时候速度自然更快。

所以,即便在多年后IE和其他浏览器在经过改进后,在网页加载速度上已经和Chrome不相上下,但是当年Chrome“天下最快”的印象依然深深留在使用者心中。同时Google开源Chrome核心Chromium,借全球开发者的大脑共同改进浏览器的性能;另一方面,后来的“外挂程式商店”为Chrome带来大量扩充应用程式,极大丰富了Chrome浏览器的生态。2012年3月的一个周未,Chrome问世还不到四年,根据网络分析资料,当天使用Google浏览器的使用者占比达到32.7%,以微弱优势击败占比32.5%的IE,成为全球使用量最大的浏览器。

告别了却无人怀念的IE浏览器

这个分水岭之后,Chrome一骑绝尘,而IE则不可避免的走向快速下行通道。截至2020年,Chrome已经占据浏览器近70%的市场占有率,IE则是3%,无限接近“其他”类别。2020年5月,微软官方正式宣布,2022年6月15日后,部分Windows系统不再支援IE浏览器。事实上,自从2015年开始推出Microsoft Edge浏览器,微软对于IE“弃子”命运的表述已经很直白了。

IE诞生于巨头微软的恐慌期,一个试图抓住“网络入口”的防御产品,透过Windows绑定+免费的强力政策赢得“第一次浏览器大战”的胜利,由于缺乏战略方向、不思进取,最终落败于目标明确、执行力更强的Chrome。网景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微软IE浏览器造成的,在“浏览器大战”中,与微软竞相推出新功能,过度偏向“增加功能”,忽略了网络标准和软件稳定性。1998年1月,网景与微软IE浏览器竞争失利以后,为了挽回市场,网景通信公司将旗下所有软件之后的版本皆为免费推出,并开放网景通信家家族的源代码;成立了Firefox背后的非正式组织Mozilla(谋智),后启动了新开发的排版引擎最后被网景市场部门命名为Gecko。

Google 再次优化 Chrome 使其运行速度再提升

在2022年3月,Google 曾大幅优化了 Chrome 99 的性能,使其在 Speedometer 基准测试中获得了 300 分,在 Mac 上的性能表现超越了所有浏览器,其中也包括苹果自己的 Safari 浏览器。在2022年 6 月,Chrome 团队再接再厉,使 Chrome 浏览器在 Mac 上又快了 20%,得分超过 360 分。

根据 Google 在2023年4月中旬发布的新闻公告称,Google 对其浏览器进行了几项内在的性能改进,从而让 Mac 和 Android 平台的 Chrome 在性能上再次获得了提升。Google 表示,一系列的调整使 Chrome 的 Mac 版本和 Android 版本在 Speedometer 2.1 基准测试中的成绩分别提升了 10% 和 30%。在博客文章中解释了他们到底做了什么样的调整来实现这样的性能提升:

1.Google 对高度使用的 JS 函数 Object.prototype.toString 和 Array.prototype.join 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优化。它还对 CSS 的 InterpolableColor 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
2.此外 Google 还指出,innerHTML 是通过 JavaScript 更新 DOM 的一种常见方式,所以它引入了专门的快速路径进行解析。
3.指针压缩在 V8 和 Oilpan(DOM 对象的垃圾收集器)中都被用来节省内存。Google 对压缩和解压指针的方式进行了优化,并避免压缩高流量的字段。鉴于这些是较高频率的操作,它对性能有广泛的影响。Google 还将像 JavaScript 的 undefined 这样频繁访问的对象移到了内存基址的开头,使它们能够使用更快的机器代码进行访问。
4.Android 生态是多样的,其中包含了各种不同功能水平的设备。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 Chrome 在高端设备上的性能,Google 现在针对这些设备推出了一个特殊版本的 Chrome,该版本使用了针对速度而非二进制大小进行调整的编译器标志,使 Chrome 浏览器在 Speedometer 2.1 上的基准测试分数提高了 30%。

尽管用户多年来一直在抱怨 Chrome 浏览器所存在资源占用、耗电和隐私等各种问题,但在速度方面 Chrome 毫无疑问还是行业里最快的那一个,Chrome 目前也仍然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浏览器。根据 Statcounter 2023 年 3 月的统计数据,Chrome 浏览器占据了 64.8% 的全球市场份额,而最接近它的竞争对手 Safari 在所有平台上也仅有 19.5% 的份额。而在桌面端,Chrome 的份额甚至更高,达到了 65.8%,其次则是 Edge 的 11.12% 和 Safari 的 10.91%。

微软 Bing 要拿下 Firefox,取代 Google 成为默认搜索引擎

外国科技媒体 The Information 在2023年5月报道称,微软搜索引擎必应 (Bing) 负责人希望和 Mozilla 达成合作,让必应成为 Firefox 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结合此前的报道,Mozilla Firefox 和谷歌的「搜索引擎合作」合同于三年前签订,将在2023年到期。为了让 Google 成为 Firefox 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谷歌每年向 Mozilla 支付约 4 至 4.5 亿美元的费用。根据 Mozilla 以往发布的财报,Firefox 浏览器默认搜索引擎与其他公司的合作构成了 Mozilla 收入的最大部分。因此微软希望竞标与 Mozilla 合作的新合同,让必应集成到 Firefox,从而扩大其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报道还指出,微软必应搜索的盈利模式相对谷歌来说要弱一些,微软则希望通过不同于谷歌的方式达成协议。

微软首席财务官菲尔・奥肯登 (Phil Ockenden) 今年曾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说道,“必应在搜索广告市场占比每提高 1 个百分点,对于(微软的)广告业务来说,都会创造 20 亿美元的收入机会。”事实上,Firefox 切换默认搜索引擎也并非新鲜事。早在 2021 年,Mozilla 就测试了将微软必应作为 Firefox 的默认搜索引擎。当时 Mozilla 让 1% 的 Firefox 桌面用户尝试将必应作为默认搜索引擎。这项测试持续了大约三个月。2023年4月也有报道称,三星正在考虑用微软的必应取代 Google 作为其 Galaxy 系列设备的默认搜索引擎。而谷歌在了解三星与微软的谈判之后进入“恐慌”状态。因为此举涉及到谷歌大约 30 亿美元的收入。谷歌还有一份类似的与苹果的合同将于2023年到期,涉及的收入高达 200 亿美元。

Chrome崛起的背后秘密

2008年9月2日,Chrome浏览器即将发布,第三次浏览器大战即将打响。在发布会开始之前,Google请到了著名的漫画家Scott McCloud,让他制作了一本长达38页的漫画书,生动形象地展示了Chrome浏览器与众不同的细节,尤其是多进程,V8引擎等。


在漫画中Google还特意说明了开发Chrome的原因: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不是网页,而是应用程序,浏览器需要更快,更安全,更有效率。这种说辞成功地把Google包装成了一个技术领先者和革命者的形象,引发了无数人的赞赏。实际上,Google并没有这么好心,它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商业发展,Chrome隐藏着Google一个秘密的使命:牢牢守住网络流量入口,捍卫自家的搜索引擎。

2006年10月18日,这是Google成立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这一天,微软甚至没有征得客户的许可,突然毫无预警地将IE上的默认引擎改为Live Search(Bing的前身)。


当时微软的IE是浏览器市场的霸主,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而IE的默认搜索引擎一直是Google,IE给Google带来的流量占总访问量的65%左右,失去这些流量对Google来说几乎就是世界末日。

甚至有人谈论这是否会让Google破产,毕竟突然失去65%的收入,不是任何公司都能承担的。Google立刻进入了危机模式,他们双管齐下,来应对这一危机。

首先,在用户访问Google网站时,浏览器中做一个弹出式窗口,询问用户是不是要把默认引擎修改为Google,这大概能把60%的用户给挽救回来。一些工程师不眠不休,连续4天不回家,只为了快速推出这个功能,抢救流量。

其次,利用Google Toolbar和Google Desktop,这两款产品当年也很流行,它们一直驻留在用户电脑上,也可以询问用户,把默认引擎改回Google。


在这之前,Google Toolbar和Google Desktop是Google内部无足轻重的边缘产品,现在它们突然变得至关重要。就是在这个时候,Sundar Pichai走向了台前,他是Google toolbar的负责人,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和那些OEM电脑制造商谈判,把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设置为Google ,并且把Google Toolbar和Desktop等预装到各个厂商的电脑中。Pichai干得相当不错,把Google的产品预装到了数千万台电脑中,这些交易对Google来说价值数十亿美元,重新捕获了一大批可能被微软Live Search 抢走的用户。Google成功度过了这次"世界末日"式的危机,但是也让Google认识到,没有自己的浏览器,不掌握网络入口是非常危险的,微软可以随时威胁自家的核心业务。

在之前,Google CEO Eric Schmidt一直反对开发浏览器,因为之前“网景和微软的浏览器战争实在是太惨烈了”,微软利用Windows捆绑销售IE的优势实在太大。但经历过这次危机,Google高管们决定为Chrome项目开绿灯。无论多难,必须开发属于自己的浏览器。41岁的Pichai由于其工具栏策略给老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然而然成为Chrome团队的领导者。Google通过挖人的方式,组建了一直超级豪华的团队,其中包括:


Ben Goodger:曾是 Mozilla Firefox 的首席开发人员,在 Chrome 的设计和开发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将他在 Firefox 的经验带入了 Chrome 项目。

Lars Bak:Chrome V8 引擎的首席开发人员,最快的JavaScript引擎,在丹麦远程工作。

Darin Fisher:浏览器多进程架构的推动者之一,这一架构确保了浏览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避免外界和内部的干扰,Chrome秘密开发了两年,甚至大多数 Google 员工都不知道浏览器项目的存在,直到2008年9月2日,Chrome一鸣惊人。设计先进,速度飞快的Chrome开始大杀四方,将不思进取的IE拉下王座。


Chrome的成功也让Pichai在公司迅速蹿红,2011年,创始人 Larry Page 成为Google CEO以后,Pichai成为他最信任的副手之一。2013年,Android创始人Andy Rubin离开Android部门,管理机器人相关业务以后,Pichai又接管了Android部门。


2015年,Pichai被任命为Google的CEO。从2004年加入Google,到2015年成为CEO,Pichai仅仅用了11年,可谓火箭般蹿升。当然,并不是每个老员工都为Pichai感到高兴,尤其是之前的同僚;不过Pichai升任CEO后,管理风格被认为过于保守和缓慢,Google的公司文化被指变得更为官僚和不透明,再加上一些不恰当的争议事件处理,受到了内外各种批评,Google能不能在Pichai带领下继续成为IT技术的引领者,还有待观察。

Chrome 的成功让个人电脑可以更快、更有效率地运行Gmail、Docs、Maps等网络应用,进一步推进了其以网络为中心的愿景。但是在宣传中,Google也悄悄隐藏了自己的重要意图,把自己包装成技术引领者的形象。

过去这么多年,这些已经不重要了,Google 已经替代微软,垄断了浏览器市场,尤其是通过开源策略,让竞争对手很难超越。Chrome也出现了隐私泄露等各种问题,下一个挑战者也许正在成长中......

Chrome在走IE的老路吗

谷歌的 Chrome 浏览器占据了全球浏览器市场 65% 以上的份额,在2024年11月已成为人们诟病和鄙视的对象,就像微软的 Internet Explorer 一样。Chrome 是否也面临着与 Internet Explorer (IE) 类似的挑战,并最终走向衰落?

多年来,评论家们一直认为 Chrome 是新的 IE;很多人无法忍受 Google 的许多服务都要求使用 Google Chrome 来查看,安装 Google Chrome 才能使用这项服务,而且 Google Chrome 与我们的搜索引擎配合使用效果最好。我感觉自己回到了 Windows 98 不断向我提供“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体验最有益的网络使用方式”的时代。

谷歌鼓励在其热门网络产品上使用 Chrome,这进一步巩固了其主导地位,这也验证了谷歌的这一做法。科技界开始发出强烈反对,迫使谷歌撤退。然而,Web 开发者仍然对其他非 Chrome 网络浏览器不满。与此同时,他们鼓励了一种不健康的单一文化。

主流产品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它可能会变得自满。随着互联网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发展,IE 的局限性变得越来越明显,导致其性能缓慢、不支持现代网络标准以及存在安全漏洞。Chrome 于 2008 年推出,承诺快速、简单、安全,利用最新的 Web 技术,从头开始设计时就考虑到了速度和效率。现在情况仍然如此吗?有没有证据表明 Chrome 会步 IE 后尘,走上缓慢、臃肿、缺乏安全性的道路?

谷歌的 Chrome 浏览器长期以来一直因占用大量系统资源而受到批评,因此 Chromium 开发人员一直在忙于研究释放内存的方法,并在用户打开多个窗口和选项卡时保证系统顺利运行。尽管 Chrome 占据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但有大量证据表明,它在速度、效率和标准互操作性方面落后。Google 还利用 Chrome 为全行业的隐私保护计划设置障碍。两个主要例子是,长期拖延删除跨网站 cookie 跟踪和试图破坏广告拦截器。

Chrome 的领先网络浏览器地位会被打破吗?也许会,但需要有可行的替代候选者。

Firefox 和 Safari 都不太可能成为颠覆者。自 2013 年以来,Firefox 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下降。除非发生重大平台转变(例如推出移动浏览器),否则其市场份额不太可能提高。另一方面,Safari 取得了缓慢但稳定的成功。市场份额不断增长,拥有忠实而热情的用户群,并得到苹果这个资金雄厚的强大所有者的支持。然而,如果没有全面的跨平台支持,Safari 就无法占据主导地位。这意味着同时支持 Windows 和 Android。人们常常忘记,苹果确实尝试过。

2007 年,Safari 在 Windows 上推出。它并没有获得太多关注或赞誉。五年后的 2012 年,该浏览器被撤回。这次失败的尝试很可能阻止苹果再次尝试。最具颠覆性潜力的浏览器或许是微软的 Edge。微软拥有这样的实力。它拥有使用率最高的桌面操作系统,是企业领导者,并且拥有一个替代的(尽管受到诟病的)搜索引擎作为收购和分销渠道。

借助 Edge,微软有机会夺得颠覆性替代浏览器的地位。尽管有这些优势,Edge 仍未引起轰动。虽然与 Firefox 类似,但其市场份额更高。但它适用于所有主要平台。它还基于 Chromium,避免了替代浏览器的兼容性问题。它或许还能成功利用微软的庞大渠道来吸引新用户。

微软很乐于看到 Chrome 被推翻。微软对谷歌所做的,就像谷歌对 Internet Explorer 所做的一样。Bing 和 Edge 整合 ChatGPT 的积极反应可能预示着市场份额增长的曙光。但目前尚无任何一款浏览器能够取代 Chrome 的主导地位。但或许,这是好事。也许答案是,一组浏览器都支持开放的网络标准,拥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尽管不是主导地位。如果这些替代方案继续得到支持和繁荣,那么它们可能足以削弱 Chrome 的主导地位。或许,Web 就应该如此。

谷歌被强制出售Chrome

据2024年11月下旬的报道,美国司法部和各州检察官正针对谷歌是否违反反垄断法规展开深入调查,并探讨是否采取强硬措施,要求谷歌剥离其Chrome浏览器业务及部分广告业务。此举标志着自二十年前美国政府试图拆分微软以来,对科技巨头实施的最具震撼力的监管行动,无疑将对谷歌构成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

网络流量监测权威机构StatCounter的数据显示,Chrome浏览器当前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高达约61%,彰显其在业界的主导地位。该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谷歌股价在盘后交易中应声下跌1.8%,跌至172.16美元。

美国司法部还计划向联邦法院Amit Mehta法官建议,在谷歌的人工智能和Android操作系统方面采取反垄断措施。Mehta法官曾在8月份裁定了谷歌非法垄断搜索市场,在线搜索和搜索文字广告市场都违反了反垄断法。据报道,Mehta法官很可能在2025年8月前就这一“搜索市场垄断案”做出最终裁决;谷歌则计划在裁决后提出上诉,上诉可能会持续到2027年或更晚。

美国司法部针对该案提出了一系列他们希望谷歌做出的具体补救措施,其中还包括:终止谷歌每年向苹果公司和其他公司支付数十亿美元,以保持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默认搜索引擎地位的独家协议。此外,美国司法部官员还计划要求Mehta法官要求谷歌对Chrome的搜索结果和数据进行授权,并为网站提供更多选项,以阻止其内容被谷歌的人工智能产品抓取。

彭博社指出,如果谷歌在采取补救措施后,使得市场更有竞争性,美国政府可以选择在晚些时候决定是否有必要出售Chrome。谷歌监管事务副总裁Lee-Anne Mulholland对此表示强烈关切,她指出司法部“正持续推进一项激进议程,这显然已远远超出了本案的法律范畴。”Mulholland警告说,“政府若以这种方式介入,将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开发人员权益以及美国在全球的技术领先地位,而这一切恰恰发生在最为关键的时刻。”

谷歌坚称,其搜索引擎是依靠其质量来赢得用户的,并补充说,它并未垄断市场——它面临着来自亚马逊及其他网站的激烈竞争,用户也可以选择其他搜索引擎作为默认选项。尽管美国司法部目前正对谷歌采取激进的攻势,但考虑到此案的最终裁决将在明年8月,这意味着下一任总统——特朗普的态度可能将对此案产生不同影响。在大选前两个月,特朗普曾声称,他将起诉谷歌,因为他认为谷歌对他有偏见。但一个月后,特朗普又对拜登政府一直推进的分拆谷歌举措表示质疑,认为这可能会毁掉公司——这意味着特朗普也可能会撤回拜登政府的反垄断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