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Ignite 2023记事
2023-11-18 16:51:10 阿炯

Microsoft Ignite全球技术大会于2023年11月中旬在西雅图举行,微软宣布了100多项产品和技术,涉及芯片、开发工具、数据、应用等AI战略的多个层面。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微软首次推出了两款定制芯片——AI加速器芯片Microsoft Azure Maia和基于Arm架构的云原生芯片Microsoft Azure Cobalt。同时基于微软数据中心集群的创新产品Azure Boost也将正式商用。微软还宣布了与AMD和英伟达建立新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基础设施选项。

微软宣布Microsoft Intelligent Data Platform平台中的Microsoft Fabric新产品已经全面上市,该产品汇集了各种数据库、分析和治理服务,以确保企业能够将他们最重要的数据资产与AI运营相集成。此外,微软还宣布推出了Azure AI Studio,带来增强的AI搜索功能和内容安全等创新。在其大本营美国西雅图,微软公司 CEO 萨提亚·纳德拉在 Ignite 大会上,一口气公布了 100 多项以 AI 为中心,在云计算基础设施、 模型即服务 MaaS 、数据平台、Copilot 人工智能助手等方方面面的新产品和新功能。

既有 Azure Cobalt、Azure Maia 这样专门为 AI 打造的 ARM 架构 CPU 和 AI 加速芯片,也有重新为 AI 设计的端到端机架,微软甚至重新改进了线缆中的光纤技术,只为了比特传输更加快速。就在你以为微软要用自研处理器,免交“英伟达税”时,纳德拉不仅请来了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进行“商业互吹”,而且将 AMD、英伟达最新的处理器纳入 Azure 云服务,让后者在 AI 时代成为最 Open 的“世界计算机”。


推出全新 “Windows App”

微软同时推出一款适用于 iOS、iPadOS、Web 和 Windows 的全新 “Windows App”,目前正以预览版形式提供。用户可以通过该 APP 连接 Windows 365、Azure 虚拟桌面、Microsoft Dev Box 或个人远程桌面 PC。在手机或 iPad 上,用户无需下载或安装任何内容即可启动 Windows 环境。

新的 Windows APP 带来了多项新功能:如支持多显示器、自定义显示分辨率、动态显示缩放、网络摄像头、音频和打印机的设备重定向等。用户可以固定最喜欢的应用程序,以便快速访问,还可以在不同账户之间轻松切换。

虽然微软官方表示该应用程序仅上架 iOS、Windows、macOS 以及网页端,但提供的屏幕截图显示 Android 平板上也能运行该应用。或许 Android 版本将会在不久的未来推出。不过,该 Windows APP 仅面向微软企业用户提供,个人账户无法访问相关服务。但有迹象表明,微软计划通过 Windows 365 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云 PC。


Bing Chat 更名为 Copilot in Bing

微软宣布将今年早些时候在 Bing 上推出的 AI 聊天机器人 Bing Chat 更名为 Copilot in Bing。与此同时,Bing Chat 的高端企业版(之前称为 Bing Chat Enterprise)也已更名为 Copilot。

目前该公司现在约有十几种产品共享 Copilot 品牌,微软方面表示,此次改名并不是为了造成混淆。其通信总监 Caitlin Roulston 解释称,“将 Bing Chat Enterprise 更名为 Copilot 反映了我们为消费者和商业客户打造统一的 Copilot 体验的愿景。”

科技媒体 TechCrunch 认为,虽然 Roulston 的言论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排除是因为 Bing Chat 并没有给 Bing 带来多大的推动,所以微软希望将这项技术与推出它的搜索引擎剥离开来的原因。StatCounter 8 月份的一份报告指出,在 Bing Chat 推出六个月后,Bing 未能从 Google 手中夺取任何市场份额;不过微软方面对这一调查结果提出异议。

除了改名之外,从 12 月 1 日起,使用企业账户(准确地说,是 Microsoft Entra ID)登录 Bing 的用户在 Bing 中使用 Copilot 时,将享受 "商业数据保护" 的好处。Roulston 称,这意味着用户的数据不会被保存、不会被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且微软也无法访问这些数据。

“Copilot 将于 12 月 1 日更新商业条款和条件,以反映它是微软的通用产品。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它将继承微软在线服务的通用许可条款…… 随着时间的推移,微软将免费向更多的 Entra ID 用户提供具有商业数据保护功能的 Copilot。”

除了 Copilot.Microsoft.com 和 Bing 之外,现在还可以在 Windows 中访问 Copilot,并在 Microsoft 的一系列企业订阅计划(Microsoft 365 E、E5、Business Premium 和 Business Standard)中提供,无需额外付费。Copilot 将从 12 月 1 日起包含在 Microsoft 365 F3 中。对于所有其他客户,它将以每月 5 美元的价格提供服务。

看上去喜报连连,甚至连新近成为自家人的GitHub都来报喜了。

GitHub 报告:TypeScript 取代 Java 成为第三受欢迎语言

GitHub 于11月中旬发布了 2023 年度 Octoverse 开源状态报告。主要研究了围绕 AI、云和 Git 的开源活动如何改变开发人员体验,以及如何在开发者和企业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报告发现了三大趋势:

1.开发人员正在大量使用生成式 AI 进行构建。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尝试使用 OpenAI 和其他 AI 公司的基础模型,开源生成式 AI 项目甚至在 2023 年进入了按贡献者数量排名的十大最受欢迎的开源项目。几乎所有开发人员 (92%) 都在使用或尝试借助 AI 编码工具。

2.开发人员正在大规模运行云原生应用程序。使用基于 Git 的基础设施即代码 (IaC) 工作流的声明式语言越来越多,云部署的标准化程度更高,开发人员使用 Dockerfile 和容器、IaC 以及其他云原生技术的速度也急剧加快。

3.2023 年 first-time 开源贡献者数量最多。其中,有商业支持的开源项目依旧最受贡献者欢迎。但生成式 AI 项目在今年进入了 first-time 贡献者最受欢迎的的十大项目之列。GitHub 上的私人项目显着增长,同比增长 38%,占 GitHub 上所有活动的 80% 以上。

全球开发者社区继续增长。美国拥有 2020 万开发者,开发者人数在去年增长了 21%,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开发者社区。亚太地区、非洲、南美洲和欧洲的开发者社区规模逐年扩大,其中印度、巴西和日本处于领先地位。

预计到 2027 年,印度将取代美国成为 GitHub 上最大的开发者社区。新加坡今年是亚太地区开发者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并且是开发者占总人口的比例最高的第地区(全球范围内)。报告指出,由于日本在技术和初创企业方面的进一步投资,明年日本的开发者将有持续增长。

生成式 AI 在 2023 年经历了爆发式增长,仅半年内涌现出的生成式 AI 项目数量就已达到了 2022 年全年的两倍之多。开发人员也开始更多地尝试使用 AI 模型。前几年,开发人员常使用 tensorflow/tensorflow、pytorch/pytorch 等机器学习库构建项目;现在则更多尝试使用 AI 模型和 LLM(如 ChatGPT API)。

报告分析了 GitHub 上排名前 20 位的开源生成式 AI 项目,发现其中一些顶级项目都是由个人所有。生成式 AI 项目中的个人贡献者正在全球范围内大幅飙升,同比增长幅度达到了 148%,而生成式 AI 项目总数也同比增长 248%。

美国、印度和日本在开发者社区中处于领先地位,香港特别行政区、英国和巴西紧随其后。

最流行的编程语言

报告指出,自 2019 年云原生开发大规模增长以来,IaC 在开源领域持续增长。2023 年,Shell 和 Hashicorp 配置语言(HCL)再次成为开源项目中的顶级语言,HCL 采用率同比增长 36%;“表明运维和 IaC 工作在开源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1.JavaScript 仍然是 GitHub 上最常用的语言,其次是 Python。

2.TypeScript 越来越受欢迎,首次取代 Java 成为 GitHub 上 OSS 项目中第三大最受欢迎的语言,其用户群增长了 37%。

3.用于数据分析和操作的流行语言和框架明显增加。T-SQL 和 TeX 等古老的语言在 2023 年均有所增长,凸显了数据科学家、数学家和分析师越来越多地使用开源平台和工具。“编程语言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软件开发领域”。

4.在 GitHub 上一些较新的项目中,Kotlin、Rust、Go 和 Lua 的采用出现了较大的增长。“Rust 和 Lua 都以内存安全和高效著称,而且都可用于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编程,这也是它们增长的原因。而 Go 最近的增长则是由 Kubernetes 和 Prometheus 等云原生项目的推动。”



其他一些发现还包括:

1.与 2022 年相比,2023 年开源代码开发人员合并的针对易受攻击软件包的自动 Dependabot 拉取请求增加了 60%。

2.2023 年,开发者为 GitHub 上的开源项目做出了 3.01 亿次贡献,这些项目既有像 Mastodon 这样的热门项目,也有像 Stable Diffusion 和 LangChain 这样的生成式 AI 项目。

3.2023 年有 430 万个存储库使用了 Docker。Linux 发行版 NixOS/nixpkgs 在过去两年中一直位居开源项目贡献者榜首。

更多详情可查看完整报告


一年之前,微软还是一家商业软件公司;一年后的2023年,微软成为了一家“Copilot”公司,一家全球最开放、野心也最大的 AI 公司。

1、自研芯片曝光,最“AI”的云基建

不同于2023年3月微软初次展现 Copilot demo 时的炫酷,在今天的大会上,纳德拉强调落地。他说:“我们正在进入人工智能的一个令人兴奋的新阶段,不仅仅是将其视为新奇的技术,而且还涉及产品制造、部署、安全性、真正的生产效益以及所有与现实世界有关的细节。

迈入 Copilot 时代的微软,打造了端到端 Copilot 堆栈,包括:基础设施、基础模型、数据工具链,以及 Copilot 本身。基于这一新的堆栈,纳德拉依次介绍了再次“刷新”的微软。

第一款定制的自家 CPU 系列 Azure Cobalt 和AI加速芯片 Azure Maia。Microsoft Azure Cobalt 是一款基于 Arm 架构的云原生芯片,针对通用工作负载的性能、功率和成本效益进行了优化。纳德拉称,这款 CPU 芯片已经在支持 Microsoft Teams Azure 通信服务以及 Azure SQL 的部分中使用;明年也将向客户提供这款产品。



Microsoft Azure Maia 是一款 AI 加速芯片,用于 OpenAI 模型、Bing、GitHub Copilot 和 ChatGPT 等 AI 工作负载运行云端训练和推理。这款芯片采用了 5 纳米工艺制造,拥有 1050 亿个晶体管。

“AI 和加速计算是一个全栈挑战,也是一个数据中心规模的挑战。”从底层硬件到上层软件,微软不仅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引入了强大的伙伴。在 Ignite 大会上,纳德拉和黄仁勋宣布两家公司的合作不止于硬件,在软件上也将强强联合——英伟达的 AI 代工厂(Nvidia AI Foundry)服务正式引入 Azure。

英伟达的基础模型、框架、工具以及其 DGX Cloud AI 超级计算和服务汇集在一起,向 Azure 用户创建生成式 AI 模型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企业客户可以在 Azure 上利用英伟达 AI Enterprise 软件部署其模型,为生成式 AI 应用——如智能搜索、总结和内容生成等,提供助力。


2、数据驱动,微软AI的B端核心

从上述硬件和软件的基础设施再往上一层,是数据。可以说,没有数据就没有人工智能。在这次大会上,纳德拉重点介绍了在今年 5 月 Build 开发者大会上首次推出了数据平台——Microsoft Fabric。自发布以来,Fabric 已经进行了 100 多项功能更新,并与合作伙伴一起扩展了生态系统,目前已经有包括 Milliman、蔡司、伦敦证券交易所和安永在内、超过 25000 家客户使用。

Microsoft Fabric 的核心是“统一”,用一个产品、一种体验、一种架构、一种业务模型汇集了所需的所有数据和分析工具,包括数据工程、数据集成、数据仓库、数据科学、实时分析、应用可观察性和商业智能。


3、微软Copilot也能“一键生成GPT”了

在 Ignite 2023 大会上,微软宣布 Bing Chat 和 Bing Chat for Enterprise 现在将更名为“Copilot”,并发布了“Copilot Studio”,可定制 Copilot,或构建独立的协同助手,包括自定义的 GPT、生成式 AI 插件等,可以自定义主题。

在使用方面,Copilot Studio 可以在同一网页中构建、部署、分析和管理所有内容,通过使用拖放的低代码方法,包括逻辑和数据连接,直接构建和发布插件到适用于 Microsoft 365 的 Copilot。无法轻松找到所需信息是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前五大问题之一。这些插件基于用户的数据和流程,通过聊天形式对话,能够回答基于用户的业务数据和流程的问题。

在后台,Copilot Studio 还有内置的分析仪表板,管理员能够集中监视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在管理中心内控制访问权限,使用公司特定政策保护数据,管理环境等。

“一切为了 AI,为了 AI 的一切。”用这句话形容今天的微软 Ignite 大会,并不算夸张。在 GPT-4 和大语言模型彻底搅动了世界之后,看到机会的微软,成为转身动作最快的巨头。如果说之前微软还是在产品层面进行“AI 集成”,现在它已经在硬件设施、云计算和商业服务的全生态层级,围绕 AI 进行了革新。只要 AI 浪潮继续推进,微软就会是那个最领先、最具有前瞻性和决策力的巨头。